索  引  号:
000014349/2020-26364
效力状态:
发文单位:
柳州市民政局
成文日期:
2019年05月15日
标  题:
柳民规〔2019〕2号 柳州市民政局 柳州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
发文字号:
柳民规〔2019〕2号
发布日期:
2019年05月15日
文件下载: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柳民规〔2019〕2号 柳州市民政局 柳州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

来源: 柳州市民政局  |   发布日期: 2019-05-15 16:02    |  作者: 柳州市民政局发布员

 

 

各县(区)民政局、财政局,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阳和工业新区)社会事务局、财政局:

临时救助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托底性制度安排。近年来,我市各级民政、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国发〔2014〕47号)、《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意见》(民发〔2018〕23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桂民规〔2018〕7号)等文件要求,全面推进临时救助制度建立和实施,较好地化解了城乡居民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在兜住民生底线、开展救急解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存在救助时效性不强、救助水平偏低、制度效能发挥不充分、工作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规范我市临时救助工作,有效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问题,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工作要求,以有效解决城乡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为目标,以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托底、应急、过渡、衔接、补充的制度效能为主线,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工作保障,加快形成救助及时、标准科学、方式多样、管理规范的临时救助工作格局,筑牢社会救助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临时救助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及时救助”、“应救尽救和适度救助”、“制度衔接和资源统筹”等原则。

二、政策措施

(一)细化明确对象范围。

1.急难型困难对象。主要包括因火灾、交通事故、突发等意外事件,或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需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家庭和个人(包含对困难发生在本市且持有柳州市有效居住证件的人员和流动人口及持有效护照居住在本市的外籍人员)。

本条款所称重大疾病,是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15〕12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桂民发〔2012〕27号)规定病种以及各县区(新区)规定的其他病种。

2.支出型困难对象。主要对象范围为因教育、医疗等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一定时期内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和财产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桂民规〔2019〕2号)规定条件的。因非义务教育(不含自费择校生)学费(以缴费票据为准)支出过大超过其家庭可支配收入,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和财产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桂民规〔2019〕2号)规定条件的;因家庭成员患重特大疾病导致自负住院医药费用(到非医保定点机构除外)支出较大的,在提出申请之月前12个月内家庭成员患重特大疾病的自负住院医药总费用(含特殊慢性病门诊)支出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或虽未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但家庭可支配收入扣除自负住院医药总费用(含特殊慢性病门诊)后,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当地城乡低收入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和财产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桂民规〔2019〕2号)规定条件的。

3.其他情形困难对象。

(1)困难群众在申请低保救助、特困供养期间确无生活来源的;

(2)低保对象、对有效期内的低收入家庭成员因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死亡后其法定义务人无能力处理善后事宜的。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享受临时救助。

(1)急难型困难临时救助:拒绝或未按规定提供有关证件或证明(对因不可抗力无法提供身份证明的除外)、隐瞒财产收入、虚报致困原因、提供虚假证明、不配合调查核实的;申请对象以同一事由重复申请临时救助,无正当理由的,不予救助。

(2)支出型困难临时救助:隐瞒财产收入、虚报致困原因、提供虚假证明、不配合调查核实的;提交虚假申请材料或者相关证明的;拒绝授权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不签订申请人承诺和《柳州市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的;个人申报情况、信息核对结果或经调查核实不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申请对象以同一事由重复申请临时救助,无正当理由的,不予救助;未按规定提供有关证件、证明的(对因不可抗力无法提供身份证明的除外)。

县区(新区)民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于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

(二)科学制定救助标准。

1.一般救助标准。临时救助的标准原则上统一按当地当期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困难家庭人口数和困难持续时间三个要素计算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临时救助标准=当地城市低保标准×临时救助人数×困难持续时间。

困难持续时间计算具体为:特困救助供养人员、孤儿临时救助一般按不超过6个月不低于3个月掌握;最低生活保障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临时救助一般按不超过5个月不低于2个月掌握;其他家庭(个人)临时救助一般按不超过4个月不低于2个月掌握。

2.重大困难救助标准。

(1)急难型困难对象中面临重大生活困难的,救助金额可突破一般救助标准,应按分级审批权限进行审定救助金额,救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

(2)支出型救助对象中面临重大刚性支出的,经扣除各种社会保障、政策帮扶补贴、其他社会救助、社会帮扶后,其自负费用超过5万元(含5万元)不超过10万元的,按照一般救助标准计算达不到1万元可按1万元给予救助;自负费用超过10万元(含10万元)按照一般救助标准、自负费用、起步线、自负费用比例等因素计算确定,但救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临时救助标准=一般救助标准+(自负总费用-5万元)×10%。

(三)切实优化审批程序。

各地应针对不同的救助类型,采取分类救助、分级审批方式,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加强临时救助实效。

1.根据救助金额分级审批。救助金额在2000元(含)以内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审批;救助金额在1.5万元(含)以内的,由县级民政部门负责审批;救助金额在1.5万元以上的,5万元(含)以下的,由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构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审定。各县区(新区)要尽快建立健全“一事一议”机制,简化流程。

2.根据救助对象分类审批。

(1)急难型困难审核审批程序。

急难型救助对象在急难发生地提出临时救助申请,受申请人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其他单位、个人可以代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县级民政部门、救助管理机构应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在发现或接到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报告救助线索后,应及时核实帮助辖区内遭遇急难型困难的家庭(个人)提出救助申请。

对于情况紧急、可能危及群众生命或身体健康,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或无法改变的严重后果的急难型事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县级民政部门应先行受理、容缺受理,积极开展“先行救助”,不需要对急难型救助对象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公示等环节,2个工作日内直接对救助对象的急难情形进行入户核实,救助金额在2000元(含2000元)以内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审批并施行救助;救助金额在1.5万元(含)以内的,由县级民政部门负责审批并施行救助。

救助金额在1.5万元以上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民政部门应2个工作日内直接对救助对象的急难情形进行入户核实,经县级民政部门主要负责人签批后,提交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构按照“一事一议”审定。“一事一议”审定期间,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民政部门可根据急难情况先行救助,先行救助金额不超过各级审批权限金额。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构应在10个工作日内根据救助事项召集相关成员单位研究审定救助方式和救助金额,并形成会议纪要作为审批执行依据。

急难救助完成后10个工作日内,各级审批单位要及时登记救助对象、救助事由、救助金额等信息,补齐经办人员签字、盖章等手续等相关材料上传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存档备查后,并公示5天。

(2)支出型困难审核审批程序。

支出型救助对象在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提出临时救助申请,受申请人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其他单位、个人可以代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县级民政部门、救助管理机构在发现或接到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报告救助线索后,应及时核实帮助辖区内遭遇支出型困难的家庭(个人)提出救助申请,对无身份证明的,应协助其向救助管理机构(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申请救助。申请临时救助时,申请家庭(个人)与救助经办人员和村(居)民委员会成员有近亲属关系的,应如实申明。申请人或代理人应当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广西居民临时救助申请审批表》,并如实提供如下证明材料: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委托他人申请的,同时提供受委托人的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书面申明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承诺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完整,并签署授权核查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手续;提交上一个自然年度相关医疗机构出具的住院医费用原件或复印件(医疗机构盖章);学费缴费凭证;商业保险理赔等相关材料;当地民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支出型救助对象中特困救助供养人员、孤儿、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认定有效期内的城乡低收入家庭申请应提供身份证明及困难证明材料。其他申请对象应当提供身份证明、家庭基本情况、困难证明等相关材料,并且书面授权审核审批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依法通过金融机构和有关部门对其家庭收入和财产进行核查。

特困救助供养人员、孤儿、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认定有效期内的城乡低收入家庭及申请临时救助前6个月内在核对信息平台进行核对过的家庭不需再进行家庭收入和财产信息核对,可将最近的核对报告作为临时救助审核审批依据。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材料齐备的,通过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受理。材料不齐备的,一次性告知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应补齐的材料类别。

申请临时救助金额在2000元(含)以下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直接启动简易审核审批程序,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入户调查,符合条件的,在申请人所居住的村(居)会张榜公示5天。公示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经办人员提出拟办意见,经分管民政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审核后,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审批并实施救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自作出审批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通过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报县级民政部门备案。

申请临时救助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临时救助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人口状况、遭遇困难类型等逐一进行核对核实,在申请人所居住的村(居)民委员会张榜公示5天,公示无异议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审核意见,拟定救助方式和救助金额,上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核。

县级民政部门应全面审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相关材料,必要时可对相关情况的真实性进行复核,并在10个工作日内就救助方式和救助金额作出认定。

符合救助条件且救助金额在1.5万元(含)以内的,县级民政部门应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并予以公示5天。不符合条件的,通过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书面告知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并说明理由。

符合救助条件且救助金额在1.5万元以上的,应启用“一事一议”审核审批程序。经县级民政部门主要负责人签批,提交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构按照“一事一议”审定。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构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待审定的临时救助事项,重大或紧急情况应随时召开(审定)。审定事项以会议纪要作为审批执行依据,会议纪要及相关材料以纸质材料形式存档备查并及时上传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

临时救助属一次性救助,一个家庭(个人)同一事由一年内原则上只能申请一次临时救助。申请人家庭确实发生连续困难的可以同一事由再申请一次临时救助,但需报经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构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审定。一个家庭(个人)临时救助年度救助总金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含)。

(四)拓展完善救助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可采取发放救助金、实物救助和转介服务三种方式予以救助。

1.发放救助金。发放救助金是临时救助的基本方式。临时救助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民政部门原则上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拨付到救助对象个人账户,确保救助金足额、及时到位。对不具备社会化发放条件,或确有必要的,可直接发放现金。

(1)现金发放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审批单位认为确有发放现金必要的,报本部门主要领导批准后,方可施行。

(2)现金发放只能由救助对象本人亲自领取。本人因行动不便等原因无法亲自领取的,应由审批单位经办人员亲自送到救助对象手中,救助对象在临时救助现金发放领取表上签字并按手印确认。

(3)现金发放时需2人以上(含2人)负责。临时救助现金发放领取表应包括救助对象的基本信息、困难类型、救助时间、救助金额、经办责任人等信息,并由审批单位主要领导、经办责任人及领取人的签字。

(4)发放完毕后,审批单位应在3个工作日内将相关领取材料上传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存档备案。

2.实物救助。实物救助是临时救助的辅助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发放救助金并用。对救助对象确有需要的,可适度采取发放衣物、食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或提供临时住所等方式予以救助。

(1)突发事故及其他突发紧急事件导致群众遭遇严重临时性生活困难,确急需衣物、食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或临时住所,否则可能危及群众生命或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可给予实物救助,实物救助所需资金包含在救助对象核定的临时救助金中。

(2)对发放的衣物、食品和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县级民政部门应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采购,并确保其符合国家质量安全和卫生标准。要建立实物发放统计台账,安排专人负责登记、保管和发放,可根据遭遇急难的实际情况,采取一次性审批、分阶段救助的方式,提高救助的精准度。提供的临时住所,情况又紧急的,可委托救助管理机构提供短期住宿。

3.转介服务。转介服务是临时救助的补充方式。对给予资金救助、实物救助后,仍有困难的家庭(个人),可分情况提供转介服务。

(1)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或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条件的,要及时转介到相关职能部门并协助其申请;

(2)对需要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通过慈善项目、发动社会募捐、提供专业服务、志愿服务等形式给予帮扶的,要及时转介到有救助意愿的相关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五)加强与慈善救助的衔接。各地要以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临时救助与慈善事业的衔接机制,通过慈善救助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教育、医疗等个人自付费用。鼓励和引导本地具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驻地大中型企业等设立专项公益基金,科学规划、设立救助项目,承接政府救助之后“转介”的个案,形成与政府救助的有效衔接、接续救助。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协商、奖励、补贴等方式,积极培育发展以扶贫济困等为宗旨的慈善组织,广泛动员慈善组织参与临时救助工作,形成救助合力。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将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深入实施好临时救助制度。加强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之间、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慈善组织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履行主管部门职责,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保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加强资金保障。各地要多方筹集临时救助资金,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印发广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桂财规〔2018〕10号)要求,合理安排和统筹使用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各地对临时救助的投入原则上只增不减。要推动在县区(新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和临时救助基金制度,按照审批权限及时开展临时救助审批工作。

(三)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临时救助备用金按照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内户籍人口每人1元的标准,每年年初由县级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县级财政部门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预拨;或直接由县级民政部门划拨给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于每年6月30日前、12月15日前向县区(新区)民政部门核销。临时救助资金不足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及时提出申请,县区(新区)民政与同级财政部门根据救助需求予以追加。 

(四)完善工作机制。各地要依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政务大厅、办事大厅等,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窗口,统一窗口标识、固定工作岗位、明确部门职责、建立服务规范,方便困难群众查找、辨识和求助。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建立困难群众求助事项“首问负责制”,制定并不断优化社会救助受理、分办、转办、反馈等工作流程,严格办理时限和工作要求。健全急难对象主动发现报告机制、救急难快速响应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深入开展“救急难”工作,最大限度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事件发生。

(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各地要加强对临时救助工作的督促检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人情救助”“关系救助”以及媒体曝光的案件等进行严肃查处。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加强对临时救助工作的绩效评估,建立健全社会救助责任追究机制,区分主观故意、客观偏差和改革创新等不同情形,对主观故意造成工作失误和损失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对客观偏差或探索创新、先行先试造成工作失误的,从轻、减轻或免于追责。加强定期筛选核查工作,对虚报冒领骗取临时救助金的对象,一经查实,应按有关规定追缴已发的救助金和实物,并以诈骗公私财物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要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尤其是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资源丰富、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特点,鼓励、支持参与临时救助。要动员、引导具有影响力的公益慈善组织、大中型企业等设立专项公益基金,在民政部门的统筹协调下有序开展临时救助。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要利用自身优势,在对象发现、专业服务、发动社会募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相关规定,落实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

(七)加强政策宣传。要通过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及公共查阅室、信息宣传栏、宣传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途径和形式,加大对临时救助政策宣传普及力度,确保广大群众知晓政策、理解政策、掌握政策、运用政策。

   意见由市民政局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广西居民临时救助申请审批表

 

 

 

 

 

 

 柳州市民政局      柳州市财政局

2019年5月10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柳州市民政局办公室                       2019510日印发

 

附件

注:以下表格均为系统自动生成

广西临时救助(先行救助)审批表(乡镇审批)

           县区(新区)        乡镇(街道办)                                                             受理时间:             

救助人姓名

 

身份证号码

 

民族

 

联系电话

 

健康状况

 

家庭人数

 

类别

特困人员 £    孤儿 □    低保家庭 □    建档立卡扶贫户 £    其他

户籍住址

 

居住地址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救助事由

 

救助金额

 

入户核查

情况

 

 

 

调查员:                    

             

乡镇(街道)民政办初审意见

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审核意见

乡镇(街道)审批意见

经入户核实该家庭遭遇                 困难,情况紧急,建议救助     元。

 

 

助理员:               

 

             

拟同意民政办意见。

 

 

乡镇(街道)

分管领导(签名):              

 

             

      分管意见。

 

 

乡镇(街道)负责人(签名):             

乡镇(街道)(公章)

 

             


广西临时救助(先行救助)审批表(县级审批)

 

           县区(新区)                                                                                    受理时间:             

救助人姓名

 

身份证号码

 

民族

 

联系电话

 

健康状况

 

家庭人数

 

类别

特困人员 £    孤儿 □    低保家庭 □    建档立卡扶贫户 £    其他

户籍住址

 

居住地址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救助事由

 

救助金额

 

入户核查

情况

 

 

 

 

调查员:                  

             

县级民政局低保办审核意见

县级民政局审批意见

 

经入户核实该家庭遭遇                 困难,情况紧急,建议救助     元。

 

 

经办人:           

县级民政局低保办负责人:         

低保办(盖章)

             

同意低保办意见。

 

 

县级民政局负责人(签名):          

民政局(公章)

 

             


广西临时救助(先行救助)审批表(联席会议审批)

 

           县(市、区)        乡镇(街道办)                                                                  受理时间:             

救助人姓名

 

身份证号码

 

民族

 

联系电话

 

健康状况

 

家庭人数

 

类别

特困人员 £    孤儿 □    低保家庭 □    建档立卡扶贫户 £    其他

户籍住址

 

居住地址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救助事由

 

救助金额

 

入户核查情况

 

 

 

 

调查员:              

             

县级民政局低保办审核意见

县级民政局审批意见

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构意见

经入户核实该家庭遭遇                 困难,情况紧急,建议共救助     元,先行救助     元。

 

 

经办人:           

县级民政局低保办负责人:         

低保办(盖章)

 

             

同意低保办意见。先行救助         元。

 

 

 

 

县级民政局负责人(签名):          

民政局(公章):           

 

             

经联席会议审定同意共救助        元。

 

 

 

 

 

 

             

 

 

广西临时救助申请审批表(支出型困难乡镇审批)

 

        县(市、区)        乡镇(街道办)                                                               受理时间:             

申请人

姓名

 

身份证

号码

 

民族

 

联系电话

 

健康状况

 

家庭人数

 

家庭住址

 

现住地址

 

申报家庭月均

可支配收入(元)

 

类别

特困人员 £    孤儿 □    低保家庭 □    建档立卡扶贫户 £    其他

申请事由

 

申请金额

 

银行账号

 

开户银行

 

家庭成员主要情况

姓名

与申请人关系

身份证号码

性别

民族

健康状况

婚姻状况

工作单位(就业情况)

 

 

 

 

 

 

 

 

 

 

 

 

 

 

 

 

 

 

 

 

 

 

 

 

 

 

 

 

 

 

 

 

以上情况属实,如有虚假,本人愿承担相应责任。如有骗取社会救助资金行为的,本人退回非法获取的救助资金,并接受民政部门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申请人:                (签字并按手印)

             

入户核查情况

委托核对信息

反馈情况

公示情况

乡镇(街道)民政办

初审意见

乡镇(街道)分管

领导审核意见

乡镇(街道)审核意见

 

 

 

 

 

调查员:            

             

核对信息平台反馈数据情况无差异。

 

 

 

信息查询员:       

             

          日至      日公示   天,群众   异议。

 

 

公示记录员:          

             

经入户核实该家庭遭遇                 困难,建议救助     元。

 

 

经办人:         

             

拟同意民政办意见。

 

 

乡镇(街道)分管领导(签名):            

 

             

      分管意见。

 

乡镇(街道)负责人(签名):           

乡镇(街道)(公章):           

 

             

 


广西临时救助申请审批表(支出型困难县级审批)

        县(市、区)        乡镇(街道办)                                                               受理时间:              

申请人

姓名

 

身份证

号码

 

民族

 

联系电话

 

健康状况

 

家庭人数

 

家庭住址

 

现住地址

 

申报家庭月均

可支配收入(元)

 

类别

特困人员 £    孤儿 □    低保家庭 □    建档立卡扶贫户 £    其他

申请事由

 

申请金额

 

银行账号

 

开户银行

 

家庭成员主要情况

姓名

与申请人关系

身份证号码

性别

民族

健康状况

婚姻状况

工作单位(就业情况)

 

 

 

 

 

 

 

 

 

 

 

 

 

 

 

 

 

 

 

 

 

 

 

 

 

 

 

 

 

 

 

 

以上情况属实,如有虚假,本人愿承担相应责任。如有骗取社会救助资金行为的,本人退回非法获取的救助资金,并接受民政部门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申请人:                (签字并按手印)

             

入户核查情况

委托核对信息

反馈情况

公示情况

乡镇(街道)审核意见

县级民政局

低保办审核意见

县级民政局审批意见

 

 

 

 

 

 

 

调查员:            

             

核对信息平台反馈数据情况无差异。

 

 

 

 

 

信息查询员:       

             

          日至      日公示   天,群众   异议。

 

 

 

 

公示记录员:         

             

经调查、核对和公示,该申请人符合临时救助条件,请          民政局审批。

 

乡镇(街道)负责人(签名):           

乡镇(街道)(公章)

 

             

经审核,拟同意对申请家庭实施临时救助,救助金额          元。

 

经办人:         

县级民政局低保办负责人:         

低保办(盖章)

 

             

同意低保办意见。

 

 

 

 

县级民政局负责人(签名):          

民政局(公章)

 

             


广西临时救助申请审批表(支出型困难联席会议审批)

        县(市、区)        乡镇(街道办)                                                               受理时间:             

申请人

姓名

 

身份证

号码

 

民族

 

联系电话

 

健康状况

 

家庭人数

 

家庭住址

 

现住地址

 

申报家庭月均

可支配收入(元)

 

类别

特困人员 £    孤儿 □    低保家庭 □    建档立卡扶贫户 £    其他

申请事由

 

申请金额

 

银行账号

 

开户银行

 

家庭成员主要情况

姓名

与申请人关系

身份证号码

性别

民族

健康状况

婚姻状况

工作单位(就业情况)

 

 

 

 

 

 

 

 

 

 

 

 

 

 

 

 

 

 

 

 

 

 

 

 

 

 

 

 

 

 

 

 

以上情况属实,如有虚假,本人愿承担相应责任。如有骗取社会救助资金行为的,本人退回非法获取的救助资金,并接受民政部门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申请人:                 (签字并按手印)

             

入户核查情况

委托核对信息

反馈情况

公示情况

乡镇(街道)审核意见

县级民政局

低保办审核意见

县级民政局审批意见

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构意见

 

 

 

 

 

 

 

调查员:           

             

核对信息平台反馈数据情况无差异。

 

 

 

 

 

信息查询员:       

             

          日至      日公示   天,群众   异议。

 

 

 

 

公示记录员:         

             

经调查、核对和公示,该申请人符合临时救助条件,请          民政局审批。

 

乡镇(街道)负责人

(签名):           

乡镇(街道)(公章)

 

             

经审核,拟同意对申请家庭实施临时救助,救助金额          元。

 

经办人:         

县级民政局低保办负责人:         

低保办(盖章)

             

同意低保办意见。

 

 

 

 

县级民政局负责人

(签名):          

民政局(公章)

             

经联席会议审定同意共救助     

   元。

 

 

 

 

 

             

 










































































 

柳州市民政  财政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线、救急难”的功能,2018年11月29日,自治区民政厅、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桂民规〔2018〕7号),从救助对象的范围与类别、审核审批程序的优化、救助标准的制定、救助方式的完善,以及组织保障的强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临时救助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对于增强临时救助制度兜底保障能力,强化社会救助托底保障作用,增强社会公平正义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自治区民政厅、财政厅文件要求、参考部分城市已出台的文件内容以及针对近几年我市实施临时救助工作中出现的救助时效性不强、救助水平偏低、制度效能发挥不充分、工作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柳州市民政局 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在加大救助力度、提高救助标准;缩短救助审核审批时间;规范临时救助管理,简化救助流程;下放救助审批权限等问题作出进一步规范。《实施意见》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工作保障,加快形成救助及时、标准科学、方式多样、管理规范的临时救助工作格局,筑牢社会救助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二、关于出台《实施意见》的政策依据

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国发〔2014〕47号)、《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意见》(民发〔2018〕23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桂民规〔2018〕7号)。

三、关于《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一)细化明确对象范围。《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明确临时救助对象范围和类别,增强制度可及性和兜底性,便于分类施策、精准救助。《实施意见》将对象分为急难型困难对象、支出型困难对象、其他情形困难对象三类。一是急难型困难对象。主要包括因火灾、交通事故、突发等意外事件,或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需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家庭和个人。二是支出型困难对象。主要对象范围为因教育、医疗等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一定时期内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因非义务教育(不含自费择校生)学费(以缴费票据为准)支出过大超过其家庭可支配收入,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和财产认定细则(试行)》规定条件的;因家庭成员患重特大疾病导致自负住院医药费用(到非医保定点机构除外)支出较大的,在提出申请之月前12个月内家庭成员患重特大疾病的自负住院医药总费用(含特殊慢性病门诊)支出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或虽未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但家庭可支配收入扣除自负住院医药总费用(含特殊慢性病门诊)后,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当地城乡低收入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和财产认定细则(试行)》规定条件的。三是其他情形困难对象。困难群众在申请低保救助、特困供养期间确无生活来源的;低保户、低收入家庭成员因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死亡后其法定义务人无能力处理善后事宜的。

本文件所称重大疾病,是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15〕12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桂民发〔2012〕27号)规定病种以及各县区(新区)规定的其他病种。

(二)科学制定救助标准。为解决临时救助制度实施中存在的标准制定不规范、救助水平偏低、制度效能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实施意见》依据分类分档原则制定救助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临时救助标准体系。明确临时救助的标准原则上统一按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月标准、困难家庭人口数和困难持续时间三个要素计算确定,并根据救助人员类别,分类细化参考标准和困难持续时间。

对于重大生活困难,根据具体情形分类分档设定,并适当提高救助额度,根据分级审批权限审定救助金额,尤其是支出型救助对象中面临重大刚性支出的,经扣除各种社会保障、政策帮扶补贴、其他社会救助、社会帮扶后,其自负费用超过5万元(含5万元)不超过10万元的,按照一般救助标准计算达不到1万元可按1万元给予救助;自负费用超过10万元(含10万元)按照一般救助标准、自负费用、起步线、自负费用比例等因素计算确定,但救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具体计算公式为:临时救助标准=一般救助标准+(自负总费用-5万元)×10%,更好地发挥临时救助兜底保障功能。

(三)切实优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程序是提高救助时效性、强化临时救助“托底线、救急难”功能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实施意见》根据民政部“简化救助审批”的要求,明确采取分类救助、分级审批方式,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加强临时救助实效。

一是根据救助金额分级审批。《实施意见》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国发〔2014〕47号)、《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意见》(民发〔2018〕23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桂民规〔2018〕7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委托乡镇(街道)开展临时救助审批的规定,并合理设定乡镇(街道)临时救助金审批额度,进一步推动“分级审批”政策的落实。救助金额在2000元(含)以内的,由乡镇(街道)负责审批;救助金额在1.5万元(含)以内的,由县级民政部门负责审批;救助金额在1.5万元以上的,由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构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审定。

二是根据救助对象分类审批。在急难型救助审核审批程序中强化救助时效,不再强调急难型救助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民主评议和公示等环节,积极开展“先行救助”,救助金额在1.5万以内的急难型困难应在2个工作日内直接予以救助,救助金额在1.5万以上5万以内的急难型困难应通过“一事一议”方式进行审定。因召集联席会议需要时间,审定时限为10个工作日,未审定的在10个工作日内,允许县区(新区)、乡镇(街道)根据自身审批金额权限开展先行救助,以保障急难型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同时,《实施意见》对先行救助之后“应按规定补齐审核审批手续”进行了细化,为基层工作人员开展“先行救助”提供了基本遵循。在支出型救助对象的审核审批程序中严格规范申请审批程序各个环节,确保制度公平公正实施。

(四)拓展完善救助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可采取发放救助金、实物救助和转介服务三种方式予以救助。一是发放救助金是临时救助的基本方式。临时救助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乡镇(街道)、县级民政部门原则上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拨付到救助对象个人账户,确保救助金足额、及时到位。对不具备社会化发放条件,或确有必要的,可直接发放现金,并严格规范发放现金的程序。二是实物救助。实物救助是临时救助的辅助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发放救助金并用。对救助对象确有需要的,可适度采取发放衣物、食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或提供临时住所等方式予以救助。三是转介服务。转介服务是临时救助的补充方式。对给予资金救助、实物救助后,仍有困难的家庭(个人),可分情况提供转介服务。

(五)加强与慈善救助的衔接。要求各地要以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临时救助与慈善事业的衔接机制,通过慈善救助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教育、医疗等个人自负费用。鼓励和引导本地具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驻地大中型企业等设立专项公益基金,科学规划、设立救助项目,承接政府救助之后“转介”的个案,形成与政府救助的有效衔接、接续救助。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协商、奖励、补贴等方式,积极培育发展以扶贫济困等为宗旨的慈善组织,广泛动员慈善组织参与临时救助工作,形成救助合力。

(六)加强资金保障。各地要多方筹集临时救助资金,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印发广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桂财规〔2018〕10号)要求,合理安排和统筹使用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各地对临时救助的投入原则上只增不减。要推动在县区(新区)、乡镇(街道)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和临时救助基金制度,按照审批权限及时开展临时救助审批工作。

四、征求意见采纳情况

《实施意见》先后2次向市财政局、各县区(新区)民政(事务)局和财政局征求意见,经过市低保办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召开3次专题会议讨论,反复研究推敲;对鱼峰区、柳江区、柳北区、北部生态新区、鹿寨县等新区(新区)提出的意见予以采纳;经法制科有关专家就合法性进行审议并通过;经市民政局局务会审议通过;通过上述工作拟定而成。对于未采纳的意见,已与有关单位进行沟通,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