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民复字〔2025〕35号 关于对柳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8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柳州市民政局  |   发布日期: 2025-06-12 09:00   

标 题:

208.关于柳州市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扩大就业的建议

建 议:

(一)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结合柳州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鼓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与本地医疗机构深度合作,提供医疗康复、中 医养生、心理健康等专业服务。推动“智慧养老”发展,利用物联网、大 数据等技术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同时,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 加强服务人员培训和管理,确保服务质量。此外,增加和优化社区助餐点, 提供多样化、营养均衡及食疗养生等餐饮服务,满足老年人的饮食需求。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养。加大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 养和引进力度,与本地高校合作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鼓励毕业生投身 养老服务事业。同时,对现有服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 服务水平。此外,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福利待遇, 稳定人才队伍。

(三)优化政策环境,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 降低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门槛,简化审批流程。通过政府购买服 务、公建民营等方式,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同时,设立养老 服务产业投资基金,为养老服务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在助餐服 务方面,可以鼓励社会组织、餐饮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形 成多层次、多元化的老年助餐供给体系。 

(四)加大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提升政策效果。利用多种渠道和方 式加强对养老政策的宣传和普及,提高老年人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建立政 策落实监督机制,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加强与老年人的沟通和互动, 及时收集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和优化养老服务政策。在助餐服务方面,应4 加强对老年助餐服务站点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居民对老年助餐的知晓率和 接受度。 

(五)拓展就业机会和岗位,促进养老服务行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养 老服务企业扩大规模,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将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纳入地方 经济发展规划,推动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养老服务行业的职业培 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特别是在增加和优化社区助餐 点方面,可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如厨师、服务员、配送员等,进一步促 进就业。同时,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安全的养老服务。

答 复:

XXX:

在柳州市政协十三次会议提出《关于柳州市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扩大就业的建议》(第208号)收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交由我单位牵头办理市发展改革委、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卫生健康委协办,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扩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一是创新服务模式。柳州市按照一街道中心多社区站点的建设模式,以街道为老服务中心为主导,建设多个社区为老服务站点,在站点内为老年人提供日托、全托、休闲娱乐、康复理疗等养老服务,并将服务延伸进家庭。截至目前,全市建成街道为老服务中心32个、社区为老服务中心3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88个、长者饭堂78个,每年累计提供上门服务12万余人次,老年助餐服务18万余人次二是深化医养服务。鼓励社区老服务设施与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站或其他医疗设施邻近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生活照料等专业化医养服务。2022年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医养结合的实施办法(试行)》,将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纳入服务内容,通过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等方式,开展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目前,全市27家街道(社区)为老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每年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医疗上门服务8000余人次。三是发展智慧养老。柳州市融合信息收集、数据分析、业务监管于一体,开发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构建线上信息化管理,线下标准化服务的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

二、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深化政校企合作。鼓励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融水民族卫生学校、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卫生学校、柳州市传统中医药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引导院校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由养老服务机构向学校下单,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与人才的供需对接。二是建设人才实训基地。2023年,广西科技商贸高级技工学校、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获评为养老服务人才自治区级培训基地,市社会福利院为养老护理员自治区级培训基地,每年开展养老人才培训2000余人次。三是建立激励机制。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养老服务补贴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根据从业人员的工作年限,为持有养老护理职业资格证书的一线护理员每月发放50400元的岗位津贴,近三年来,全市累计发放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42.23万元。印发了《柳州市养老护理员星级评定工作方案(试行)》,进一步拓宽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空间,有利于吸引更多劳动力投身养老服务事业。

三、优化营商环境引入社会资本。一是强化政策落实。出台《柳州市街道(社区)为老服务中心服务质量及考核办法(试行)》《柳州市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实施细则》,根据运营情况,每个街道(社区)为老服务中心按照服务质量等级给予2.83.2万元/年运营补贴;对当年新纳入的老年助餐服务站点给予一次性不超过3万元的建设补助,根据老年助餐服务站点运营成效,每年给予服务商不超过2万元的运营补助。对于投资、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按规定实行免征增值税、契税、不动产登记费等8项税费。二是引入优质资源。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公建民营、民间民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参与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发挥市场的积极推动作用,引入了江苏乐惠居、上海安康通、北京积善之家等8家养老服务企业进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培育了久元、柳钢仙源、东风康养等15家本地养老服务品牌,2024年至今,累计为社会新增养老护理、老年助餐、家庭保姆等就业岗位190

四、强化养老宣传拓展就业岗位。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柳州日报、新播报、民政官方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在养老机构日常管理、专业技术、环境风貌、人文关怀等方面开展宣传,让更多人认识养老行业、关注养老服务,增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养老服务事业。二是扩大就业渠道。2022年出台《柳州市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质量百分制考核实施方案(试行)》指出“45岁及以上城乡居民就业占机构职工30%以上,以及鼓励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行业作为机构考核的一项内容,促进城乡居民和大学生就业,以2024年为例,共有110名院校毕业学生到养老服务机构就业。三是提升就业技能。通过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培训,养老护理知识进社区等活动,吸引农村留守妇女、失业人员等有意愿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参与养老服务,培育壮大专兼职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引导参与培训人员到养老机构就业。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支持。

柳州市民政局

2025612

公开方式: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