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11450200007603541R/2024-26898
- 效力状态:
- 发文单位:
- 柳州市民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1年08月25日
- 标 题:
- 柳民复字〔2021〕73号 柳州市民政局关于对柳州市十二届六次会议第160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柳民复字〔2021〕73号
- 发布日期:
- 2021年08月25日
- 文件下载:
- 相关解读:
柳民复字〔2021〕73号 柳州市民政局关于对柳州市十二届六次会议第160号提案的答复
标 题:
160.关于进一步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的建议
建 议:
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大多数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一样,养老事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大部分养老服务机构暂时无法满足急剧膨胀的高龄老年人口和高速增加的需进养老院陪护的失能、半失能人口的个性化、多样化养老需求。
一是管理制度缺失。个别养老机构不重视建章立制,对如何建立规范的、有指导性的制度不了解,甚至有些文不对题,从网上摘抄过来还留有其他养老院的名称,有些养老护理员将制度置于脑后,按自然习惯行事,因为制度没落实,使养老服务工作长期处于不规范、非标准状态。
二是服务水准不高。一些养老机构服务观念落后,认为入住老人只要吃饱穿暖就行,仅能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简单的家政服务,康复服务、娱乐服务、心理服务等都没有跟上。有些养老机构的设施简陋,在涉老服务设施的购置和完善方面投入甚少,仅依靠一些较为陈旧的设施进行服务,致使现有紧缺的养老床位出现结构性的大量闲置。
三是专业知识缺乏。个别养老院养老护理员队伍松散,缺乏职业精神和自觉的人性关怀,个别养老护理员没有接受专业培训,即来即上岗的现象仍然存在,养老服务护理员队伍的平均年龄在40岁~45岁左右,大多来自偏远落后农村地区招募而来的进城务工人员或城市下岗人员,绝大多数人员仅仅具备老年人的生活照料这一低端的技能,而缺乏医疗康复、营养保健、高级护理、社会工作、心理咨询等中高端的技能,从而无法满足当代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多样化、高端化的需求。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提升市场化运作模式。在满足兜底性老年人基础免费服务的基础上,允许企业提供市场化运作,鼓励自我造血,增值为老服务空间,对除了政府购买为老服务以外的群体提供收费性服务、兜售老年用具及产品、利用闲置床位提供旅居为老服务等市场化行为,为社会老年人提供更契合其真实需求的服务,让企业文化和品牌扎根养老服务市场,从而实现养老服务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鼓励发展嵌入式小型养老机构。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置长期托养照护床位,使得运营方有相对稳定的盈利来源。整合“一老一少”服务资源,一方面老年人可以带孙辈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方便老年人照看孙辈,也营造了老少同堂的欢乐氛围,另一方面可以与青少年活动用房共同打造使用,有效整合拓宽了场地使用面积。鼓励爱心企业关注养老,打造爱心宣传平台及展示模式,通过社会爱心企业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形成养老文化互动,既提升企业文化及品牌影响力,又营造社会敬老、爱老、尊老氛围。
三是加大补贴扶持力度。建议适当提高公建民营补贴政策,确保运营方实现微利,通过社会化运营管理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支持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持续稳定发展,满足更多弱势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通过树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标杆,放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行为,既能增加运营方自我造血功能,又减少运营方对政府补贴的依赖。
四是本地化管理队伍。培育本地专业养老护理员,对开设养老管理专业的院校可适当进行奖励,持续加大养老管理人才的输出力度。同时可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政府供养特困供养人员养老服务工作,将县级福利中心、乡镇敬老院、农村幸福院等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委托社会第三方运营,为三江、融水、融安贫困人口提供当地就业岗位,同时也缓解部分外出务工老年人家庭照料问题。
答 复:
XXX:
你们在柳州市政协十二届六次会议提出《关于进一步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的建议》(第160号)收悉,经研究,并商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以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和安享幸福晚年为目标,从消防设施达标、等级评定、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引导和激励养老服务机构积极转型升级、持续优化服务,全市养老院服务质量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一、完善政策体系,实践探索养老服务市场化改革
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养老院服务质量“放管服”改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领导亲自作出行动部署要求,加快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养老服务统一市场,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出台《关于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方案》,将养老机构备案事项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全城通办”强力推进,实施备案制,提供一窗通办、同城同办服务。2020年我局还联合市发改委和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柳州市养老服务设施公建民营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在满足兜底保障的基础上,允许企业市场化运作,目前全市累计扶持培育本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组织10家(柳钢仙源、爱父母、壮家女、红蜡烛、久元养老、沃尔安、甄诚、万美、艾家、纯真堂),引入外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组织2家(北京积善之家、上海安康通)大大提升了我市养老服务质量建设。
二、持续加大投入,精准发力提升养老基础设施建设
持续推进普惠型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保障。持续推进柳版“1521”养老服务示范工程建设。按照城建计划部署要求,建设全市10个养老项目,包括四城区500张床位养老机构、老年综合服务中心、白云颐养中心、秋斓颐养中心等。2020年以来在建的大健康养老产业重大项目共8个,累计完成投资8.17亿元,目前正按项目进度推进建设。2020年和2021年我局连续两年牵头完成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共40家,今年还有15家建设任务,有效缓解了部分居民的养老需求。
三、加大扶持力度,营造养老服务良好市场环境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相关政策,印发《柳州市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等7个养老服务支持政策,从“建设、运营、人才、床位、税务、水电”五个方面出台政策,扶持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对社会力量投资兴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根据建设投入资金量给予10-25万元的建设补贴,3-12万元运营补贴;对新取得养老护理员职称的人员给予500-3000元的奖励;对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企业,免征增值税、契税等8项税费;对养老机构用水用电用气都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
四、聚焦养老实效,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组织全市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印发《柳州市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方案》,通过等级评定抓两头促中间,抓典型树样板,发挥五级、四级养老机构典型榜样带动作用,帮扶低级养老机构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机构之间良性竞争,推进机构管理规范化,不断提升托底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全市成功创建五级(星)养老机构2家、四级(星)养老机构3家,三级(星)养老机构11家,二级(星)5家。其中鹿寨县久元养老公寓获评全区首家县级五级(星)养老机构。二是加大养老院管理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大养老服务机构(含公建公营、公建民营、民建民营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连续7年举办养老护理员培训,截至目前,全市、县(区)累计培训8000余人次,今年年初,我局积极与市人社局对接职业培训券申领相关工作,联系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对养老从业人员开展培训相关工作,上半年,共计对220名养老护理从业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并组织相关考试,考试通过率为98.1%。根据区厅的文件要求及培训任务,2021年计划完成养老护理员培训2500人,下一步将通过居家养老服务护理知识进社区等培训活动,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培训人数,进一步扩大培训覆盖率。同时,我局还组织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对象人数约计100人,通过培训提升我市养老服务质量和养老服务管理水平。三是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从2015年起,我局每年举办一场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今年7月份市民政局联合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共同印发了《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广西柳州市赛区选拔赛的通知》(柳民发〔2021〕29号),决定在8月份开展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广西柳州市赛区选拔赛。各县(区)通过组织养老服务机构的全体养老护理员进行层层培训、层层比武,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全员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激发了广大养老护理员“学技术、练本领、比技能”的热潮,有效地引导我市养老护理工作者不断提升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完善制度,规范养老服务。在保障基本养老服务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养老院市场化运作,完善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养老服务工作标准,减少实际工作中因长期制度不落实,导致的不规范、非标准状态。
二是继续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开展养老护理员系列培训以及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联合市人社局、市卫生健康委通过申领培训卷和进社区开展培训的方式,完成每年的培训任务量,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发展提供保障。
三是大力发展智慧养老。依托柳州市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及柳州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打造市级示范养老服务综合体,
探索建立具有柳州特色的“政、监、管、研、创、产、医、康、养”相结合的智慧健康养老模式。
感谢贵单位多年来对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给予我们工作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柳州市民政局
2021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