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龙城话龙名”系列之二: 有关柳州这些带“龙”字的打卡地

来源: 柳州市民政局  |   发布日期: 2024-02-18 19:00   



引语:

        玉兔丰稔岁,蛟龙迎春归。春节期间,柳州城区主干道、公园等地挂起红灯笼、布置龙年春节主题美陈,“龙”元素随处可见。这些美陈在扮靓城市的同时,营造了浓浓的年味。

       柳州又称“龙城”,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与“龙”结缘,“龙”元素也在柳州不少地名、山名中展现并厚植。为充分展示龙城柳州地名文化特色,柳州市民政局现推出“龙年龙城话龙名”系列,寻“龙”迹,讲述柳州“龙”的地名故事,以飨读者,敬请垂注。



“龙年龙城话龙名”系列之二:

有关柳州这些带“龙”字的打卡地

龙能腾飞在天,也能遨游于水。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描写。让我们一起看看我市一些以“龙”命名的江河湖潭。

小龙潭深不可测

在柳州古八景中,“南潭鱼跃”为八景之首。南潭即鱼峰山脚下的小龙潭,鱼跃则是形容鱼峰山如鱼而立。

据鱼峰公园管理处文化管理科科长龙筠介绍,小龙潭底部有泉眼,古代民间认为水深有龙,故称龙潭,为区别于龙潭公园里的龙潭,遂称小龙潭。柳宗元所著的《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中,已将此潭水称为“龙潭”。小龙潭和立鱼峰呼应,远观像一条鲤鱼跃出水面,此景遂称“南潭鱼跃”。后来有刘三姐在此骑鱼升天的传说。

据记载,1953年市政府将此处设置为立鱼峰景区,1979年建成公园,并在小龙潭修建了鲤鱼和刘三姐雕像。

小龙潭旁的刘三姐骑鱼雕像。


2007年,因柳江水位抬升,与柳江连通的小龙潭水位也随之抬升,公园对小龙潭进行改造升级。龙筠说:“当时参与的专家想抽干小龙潭的水,移出被淹没的雕像,谁知多台抽水泵抽了两个月,潭水始终无法抽干,只好放弃这个计划,拆除了两座雕像,重建刘三姐骑鱼的雕像。”专家也由此推断小龙潭底部地下水丰富,深度难以测量。

鱼峰公园里的小龙潭。


近年来,公园为提升小龙潭景观,通过释放干冰营造烟雾效果,给游客带来“烟雾缭绕”的感受。在小龙潭旁,公园还定期组织歌会。69岁的游客覃国强说,他从小就喜欢到鱼峰公园玩,在这里听山歌、会朋友。


大龙潭有“龙潭胜景”

大龙潭位于龙潭公园内,与雷潭、镜湖相连。潭中有“龙柱”笔直而立,旁边的龙山山壁上有摩崖石刻,其中有个遒劲有力的“龙”字。该处摩崖石刻包含明代“柳州八贤”之一的张翀所著的《游南潭》,内容为“山下清泉出,林间白发来,寒云如可卧,不必问蓬莱”。这首诗记录了500多年前大龙潭烟雨中的美景——“龙潭胜景”。

大龙潭水质清澈,鱼儿畅游。龙潭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龙潭胜景”是大龙潭在雨雾天气出现平流雾后的景象。

大龙潭的摩崖石刻,游客如织。


广东游客刘铭表示,以前就曾听说过“龙潭胜景”。他与家人到此游览,觉得此处风景确实宜人。


龙湖公园里有龙湖

除了小龙潭,柳东新区还有处新建的湖泊叫龙湖,位于龙湖公园里,于2021年8月建成开放。据了解,龙湖之名从我市别称“龙城”而来,经相关部门会商后定为“龙湖”,所在的公园便称为龙湖公园。

龙湖公园中的龙湖。


目前,龙湖公园占地面积642亩,景观绿化用地面积381亩,园内围绕着龙湖建有免费的停车场、足球场、网球场、休闲步道等。

龙湖公园中的龙湖。


在公园中央,龙湖水体清澈,常可见一些候鸟或在水面飞行,或在岸边觅食。有多座栈桥从岸边延伸至湖中。市民林女士表示,龙湖公园设施齐全,风景优美,带孩子到此露营,可以玩一整天。近年来,龙湖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热门去处。

我市除了大、小龙潭与龙湖外,还有不少其他以龙命名的水体江河,较有名气的有柳江区的龙江河、鱼峰区的龙珠河、柳城县的福龙河、融安县的回龙河、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孟龙河及融水苗族自治县的九龙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