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龙城话龙名”之一: 柳州为什么叫“龙城”?






引语:
玉兔丰稔岁,蛟龙迎春归。新春之际,柳州城区主干道、公园等地陆续挂起红灯笼、布置龙年春节主题美陈,“龙”元素随处可见。这些美陈在扮靓城市的同时,营造了浓浓的年味。
柳州又称“龙城”,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与“龙”结缘,“龙”元素也在柳州不少地名、山名中展现并厚植。为充分展示龙城柳州地名文化特色,柳州市民政局现推出“龙年龙城话龙名”系列,寻“龙”迹,讲述柳州“龙”的地名故事,以飨读者,敬请垂注。





“龙年龙城话龙名”系列之一:
柳州为什么叫“龙城”?


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2024年是农历甲辰龙年,柳州又名“龙城”。柳州为何有着这样一个别称?和“龙”又有着哪些联系?
“要说龙城,必须得聊一下柳城县,柳州最早出现龙城这个名字,正是因为柳城县。”柳城县文联主席高志强说,柳城县以前叫龙城县,得名于南朝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

对柳城县历史文化颇有研究的高志强介绍,龙城县这个名字的由来和南朝梁开国皇帝萧衍有关。相传在周水上出现了八龙戏水的奇观,萧衍认为是吉庆之兆,于是把周水改名为龙江,并下诏书在龙江的南岸建龙城县。
《柳州市志》(1991—2005)上册也对龙城县得名有所记载:“南朝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置龙城,传因‘八龙见于江’而名县,县治在龙江南岸(今柳城县凤山镇南丹村),辖及今柳城县地,是为柳城建县之始。”
那么,“龙城”这个名字怎么又从柳城县归属至柳州市的?
“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龙城县属南昆州,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南昆州改名柳州。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柳州改名为龙城郡,柳州名龙城从此开始,而龙城县仍存在,归龙城郡管辖。”我市文史专家陈铁生表示,龙城郡命名时间不长,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称回柳州,但柳州又名龙城一直流传至今。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龙城县改名柳城县,此后一直归柳州管辖。
有趣的是,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里和广袤土地上,以“龙城”为名的区域还有不少,如:
——山西太原,别称并州,古称晋阳,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因为太原在历史上曾走出了多位皇帝,也有“龙城”一名。
——甘肃天水,城如龙形,故名。唐朝诗人王昌龄有名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龙城”就是指这里,而“飞将军”则是指生于此的飞将军李广。
——江苏常州,民间传说有六龙降于此,又传南北朝时齐梁二代共出15位皇帝,明隆庆时期得名“龙城”,清朝乾隆皇帝曾为该地的天宁寺题“龙城象教”。
——安徽萧县,境内有龙河、龙山,北魏时为龙城县,后改为镇。
除了列出来的这些,向故纸堆里寻去,发现还有很多“龙城”。这么多“龙城”,柳州这个“龙城”有何独到之处?
“其他‘龙城’,有的得名时间比不上柳州的久远,有的仅为县、镇,比不上柳州为市(古时称州、郡)。”陈铁生认为,最重要的是柳州曾名“龙城”是唐代朝廷下文命名,是官方认定的,而上述城市基本是民间传名。
柳州“老市长”——曾任柳州刺史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不少诗句,也出现了把柳州称为“龙城”的表述,如“劳君远问龙城地”“只因长作龙城守”等。
时光荏苒,如今的龙城柳州已成为广西最大工业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柳州的一些节日、山名、景名、路名、学校等也不乏“龙”的身影:龙王出游获批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龙泉山、龙壁山、蟠龙山、龙珠山、回龙岭等与龙有关的山名十多处,还有龙潭公园、龙湖公园、龙壁回澜、龙城阁等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