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丽芸养老护理技术能手工作室:党员先锋领航,打造养老服务标杆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与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背景下,柳州市社会福利院以党建为根本遵循,紧扣柳州市民政局“新民政”主题实践活动“新作为”核心要求,将 “邱丽芸养老护理技术能手工作室” 打造为党建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的实践载体。工作室以党员先锋为核心引擎,凭借专业技艺与为民情怀破解养老护理难题,不仅成为院内服务标杆,更辐射带动全市养老护理事业发展,为柳州养老护理事业注入持久 “红色动能”。
工作室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发展根脉,以党组织凝聚力激活团队战斗力,让党员身份成为服务“金字招牌”。
领办人邱丽芸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养老护理员代表,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扎根养老一线13余年,坚守为老服务初心使命。她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与强烈的责任担当,先后获得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养老服务先进个人、广西技术能手、柳州工匠等荣誉,成为养老护理行业的党员标杆。她的事迹在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及全市护理人员中引发强烈共鸣,带动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推动护理服务质量优化与行业人才梯队建设。

“柳州工匠”邱丽芸
在邱丽芸带动下,工作室构建 “党员骨干+入党积极分子+青年护理员”的梯队培养模式。工作室多名党员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护理技能奖项,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学”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工作室团队累计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荣誉58人次。

工作室以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 为服务宗旨,将党员先锋作用转化为具体服务行动,让党建成果惠及更多老年群体,彰显“养老服务先锋”的示范价值。
由党员骨干牵头,工作室常态化开展“党建 + 公益”服务。近年来,组织12次公益大讲堂,面向社区居民、家庭照护者普及老年照护知识与实用技能,累计覆盖群众6万人次;组建党员上门照护队,针对社区失能、独居老人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从褥疮护理、康复按摩到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累计上门服务6300人次。

公益服务
面对养老服务中的“硬骨头”,党员团队主动攻坚。针对失智失能双重困境老人,邱丽芸带领党员骨干研发“生理照护+认知康复”组合干预方案,使失智失能双重困境老人压疮发生率降至5%以下,每周认知互动响应时长增加3小时;针对失能老人自主移动难问题,党员技术小组优化护理流程,制定辅助起身标准化动作等,将护理效率提升30%,同时降低老人意外受伤风险。

工作室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下的示范效应,从“院内标杆”升级为“区域引擎”,推动全市养老护理事业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党员团队牵头开展养老服务科研攻关,坚持“标准先行”。团队在《中国社会报》等刊物发表养老护理相关论文10篇,4项成果获广西民政政策理论奖项,课题《广西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获自治区民政厅好评。2023年起,发布团体标准1项,拥有3项专利,优化40项护理流程,录制50项操作视频,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行业服务从“经验化”向“标准化”转变。

团体标准审定会
构建“党建+人才培育”体系,联合高校设立“实践流动站”,由党员技术能手担任高校实践导师,累计培养专业养老护理人才500余名。针对农村养老服务薄弱问题,党员团队主动开展“送技下乡”行动,深入三江、融水、柳江等地,通过“理论授课+实操演示”开展县域农村养老服务改革指导与培训,培训200人次,捐赠护理床、轮椅等设备200余件,有效促进城乡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让“红色服务”惠及更多农村老人。

送技下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1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