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五新” 赋能 民政服务 “提档加速”
2025年,柳州市民政局紧紧围绕“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鲜明导向,发挥党建引领聚合效能,开展了“新民政”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涵,全力塑造民政新品牌,充分展现民政新作为,全面树立民政新形象。从10月起,将集中展示各项“新民政”主题实践成果。
新思想铸魂:以理论武装点燃 “红色引擎”

机关党支部将理论学习作为筑牢信仰、推动工作的根基,构建起 “分层培育、多维赋能、学用贯通” 的立体化学习体系,强化党建引领作用。领导干部通过 “专题读书班 + 现场教学 + 研讨交流” 模式,开展读书班、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 9 次,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普通党员干部全年开展集中学习 5 场,覆盖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200 余人次,推动理论学习从 “被动听” 向 “主动悟” 转变,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坚持 “学用结合”,以 “新民政” 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推动党员深入社区、机构、服务站,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具体举措。党员带头破解社会救助流程优化、养老机构消防隐患等 13 项民生痛点问题,让党的理论在基层民政工作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新品牌立标:以 “柳小明” 擦亮为民底色

机关党支部将 “柳小明” 品牌形象深度融入民政服务全场景,让为民服务更具辨识度、更富亲和力,彰显党建为民的宗旨意识。打造 “牵手‘童’行” 助成长子品牌,创新困境儿童服务 “机构 + 民政服务站 + 社会组织” 模式,累计服务 1.88 万人次,为困境儿童撑起成长 “保护伞”。开展“八桂颐养” 行动,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850 户,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7.5 万人次,让老年群体乐享品质晚年,展现党建引领下的民生关怀。推进 “救在身边” 行动,深化农村低保 “联审联批” 改革,将 6.52 万脱贫人口、2.47 万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兜底保障,筑牢民生 “安全网”,发挥党建在保障民生底线中的重要作用。实施 “事务有情” 行动,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 “跨省通办”“全程网办”,大幅提升服务便捷度,惠及 22.89 万残疾人,让残疾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如今,“柳小明” 已成为柳州民政践行初心、服务群众的鲜明标识,让为民温度直抵人心。
新作为破题:以攻坚克难彰显先锋本色

面对民生领域重点难点问题,机关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建 “党员攻坚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靶向发力。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打造 “龙城 e 康养” 服务平台,破解养老服务 “数据不通、服务断层” 难题,党员们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在社会救助领域,党员团队创新 “大数据比对 + 铁脚板摸排” 机制,动态监测低收入人口,推动解决边界县域异地困难群众社会救助申办难问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产业赋能民生方面,党员骨干推动 65 家 A 级旅游景区配备轮椅等辅助器具,让康复辅具服务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新机制固本:以制度创新激活内生动力

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构建 “闭环管理、协同联动、考核激励” 机制,为民政事业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强化党建对民政工作的制度保障。针对 3 个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建立 “周调度、月研究” 工作机制,党员干部带头盯进度、解难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慈善体系,建立"善行龙城"慈善项目库,打造慈善项目品牌,设立 31 个慈善专项基金,今年来全市慈善组织共筹募款物价值 1148.33 万元,形成 “党建引领、多方参与” 的民生服务格局,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推动民政事业发展。
新形象聚力:以清风正气涵养为民情怀
机关党支部坚持以严的基调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塑造清正廉洁的民政形象,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开展 “传承好家风 共铸工业魂” 教育活动、节前集体廉政谈话等,推动民政领域清风正气持续好转,让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廉洁奉公。
在服务群众中,倡导 “亲民、便民、利民” 作风,建成 78 个新时代民政服务站点,为 7.5 万名民政对象建立动态服务档案;党员干部带头 “为爱加班”,元旦、“520” 等特殊节点办理结婚登记 11124 对,提供婚姻家庭辅导 4866 人次,以务实行动让群众感受到民政服务的温度,展现了民政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为民情怀。
微博

微信公众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137号